“超市標識不規范雖然只是個細節,但有時候可能會誤大事。”昨天(12月16日),一位消費者向天津網—城市快報維權熱線反映,一些超市散裝食品標識不規范沒有引起相關方面的重視,形成了食品安全的新隱患,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包裝一樣有無糖難區分
在很多超市的面包區域記者看到,無糖面包與有糖面包擺放混亂,有些面包包裝上沒有任何關于是否有糖的標識,使人難以區分。
在家樂福真理道店,記者看到,一個大柜子上擺著各式各樣的面包,記者隨手拿起一個“麥皮面包”問銷售人員,這個是否是無糖的,銷售人員指著后面的貨架說,無糖食品全在那里。記者來到貨架前,看到兩層貨架均寫著“木糖醇”字樣。在下層貨架上擺放的面包無論是包裝還是標識,均與前面柜子上的面包一模一樣,單從標識上無法區分哪個是無糖面包,哪個是有糖面包。
“買東西的時候我特別注意有糖無糖的標識。”市民李女士表示,“愛人有糖尿病,如果買了有糖食品,對身體非常不利。商品標識不明確,對買東西的人來說,非常不方便。”
有包裝日期無生產日期
記者發現,一些超市散裝稱重食品外包裝上只有“包裝日期”和“保質日期”,并無相關“生產日期”。
在人人樂超市宜白路店的冷凍食品區,記者找尋一圈發現,冰柜周圍除了價簽和商品名稱外,并無商品的生產日期、保存條件等信息。記者在魚丸專賣
冰柜前,拿起一袋稱好的魚丸,看到該袋魚丸的包裝上貼著“包裝日期2009年12月16日”“保質期至2010年3月16日”。問銷售人員魚丸的生產日期,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
此外,還有一些超市的自制食品外包裝上,只有包裝日期,并無保質日期。在沃爾瑪超市,記者指著超市自制面包問銷售人員,包裝日期是否是生產日期,銷售人員很肯定地說“是”,隨后記者問銷售人員保質期是多久,該銷售人員有些猶豫地回答:“應該是三四天吧。”
不同包裝日期食品混放
在很多超市里,類似花生、果丹皮等小食品,都是成堆地擺放在一起,供人挑選。在沃爾瑪和平路店記者看到,包裝好的散裝果丹皮被堆在臺子上,記者隨手拿起一包,發現包裝日期一欄印著“12月15日”,又隨手拿起另外兩包,包裝日期分別是“11月5日”和“9月8日”。“這些包裝日期不同的果丹皮怎么會混放呢?”記者問銷售人員。“沒事,你挑日期最近的就行。”銷售人員這樣回答。
工商態度
有問題撥打12315舉報
天津市工商部門表示,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工商部門負責食品流通領域的食品安全監管,對于超市散裝食品存在的一些問題,工商部門將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進行規范,消費者如果發現問題可以撥打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電話。
(見習記者 白璐 攝影記者 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