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杭州華潤萬家接到總部郵件,要求對所售“雙匯”熟肉制品再次進行自查,其中特別要求必須經過“鹽酸克倫特羅”和“萊克多巴胺”兩種藥物檢測合格才能上架。
“供貨商還在陸續跟雙匯總部索要合格證明,所以目前只能允許部分‘雙證’合格商品上架。”華潤萬家相關負責人說,從上周六開始執行后,僅有36款熟肉制品上架銷售,相比“瘦肉精”事件之前縮減了近2/3。
“瘦肉精”再爆萊克多巴胺
3月15日,央視揭露農業龍頭企業“雙匯”河南濟源分公司收購瘦肉精生豬。一石激起千層浪,杭城不少超市當天即展開自查行動,甚至暫停“雙匯”冷鮮肉的采購銷售(本報曾于3月16日刊登過相關報道)。
據悉,從2002年開始,農業部禁用的“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俗稱“瘦肉精”)包含7種藥物:鹽酸克倫特羅(傳統瘦肉精)、萊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硫酸沙丁胺醇、鹽酸多巴胺、西巴特羅、硫酸特布他林。如今,農業執法人員主要檢測鹽酸克倫特羅和萊克多巴胺,剩下5種極少抽檢。
不過,廣州等地陸續傳出在生豬上檢測出“萊克多巴胺”殘留的消息,再次刺激了消費者和商家的神經。
華潤雙匯熟火腿腸僅留1/3
“雙匯”被曝光之前,其在杭州銷售的產品主要涉及冷鮮肉和熟肉制品兩大類,其中冷鮮肉市場占比很小,但在火腿腸等為主的熟肉制品市場卻占據大頭,產地來自河南漯河、江蘇淮安等地。
華潤萬家除了繼續暫停采購銷售雙匯冷鮮肉外,上周末還下架了大部分的雙匯熟肉制品。“為了對消費者負責,所以要求供貨商必須提供兩種以上‘瘦肉精’藥物檢測合格證明。”華潤萬家相關負責人說,之前銷售的雙匯熟制品有100余種規格,現在僅留36種,包括了魚肉腸等非豬肉制品,其余等待供貨商補交合格證明后才能恢復上架。
杭州集美食品有限公司是雙匯熟肉制品在杭的總代理。“現在我們已經收到部分規格的檢測報告,有些產品甚至包含有六種檢測證明。”一位張姓員工告訴記者。
超市“冷處理”的同時,消費者也開始“回避”。華潤萬家的統計數據是,熟肉制品銷量下降50%以上,好又多也有20%-30%的跌幅。
消費者自行檢測“瘦肉精”難度大
現在,進杭生豬的日常抽檢項目也已在原有的鹽酸克倫特羅基礎上增加了萊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兩項。“之前萊克多巴胺是每周抽檢的項目,而沙丁胺醇抽檢得比較少。”杭州市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陳曉明告訴記者,增加檢測項目以來暫未有檢出例子。
網上有一種“瘦肉精”檢測卡賣得特別好,賣家在店內公開使用方法是,將碎肉高溫沖淋或者煮熱后取出汁液靜置冷卻到室溫后,再取樣滴在檢測卡的加樣孔中讀取判定。
陳曉明也特意去網上看了這種檢測卡的實物圖,“這就是我們在用的檢測卡,主要用于尿液的快速檢測,但普通消費者沒有自測條件。”他說,使用組織物檢測時要經過酶解、提取、凈化等步驟提取殘留物,“用高溫處理的做法沒有科學依據。”
(記者 陳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