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委員黃衛東
今天上午,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委員、科技醫衛委員會主任黃衛東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時表示,我國目前的食品安全總體形勢越來越好,而食品安全檢測的發現和預警機制有待提高,食品安全的信息公開還滯后。 在被問到提高違法成本,是否會提高食品成本,最終轉嫁到消費者頭上時,黃衛東回答,提高違法成本是通過從嚴執法來消除食品企業的僥幸心理、避免違法行為,應該不會增加食品成本。 黃衛東認為,應該對規范市場銷售的食品給予充分信任,不能從價格來判斷哪些是安全食品、哪些是不安全食品。因為現在大多數的食品從檢測結果來看是安全。他說:“我個人到市場買東西是盡量采取多樣性的購買,在日常生活中也盡量防止偏飲偏食、暴飲暴食。一方面對健康有益,另一方面不容易因為買到不合格產品出現食品安全問題。” 作為食品安全專家,黃衛東認為可以在四方面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第一,建立具有權威、公眾信任的檢測機構,強化食品安全事前的預警和監管體系;第二,加強對食品安全易發地區、易發行業和易發產品的監管力度,強化風險管理;第三,建立國家、省(市、區)、街(鄉)和社區食品安全五級監督體系,特別要重視基層;第四,強化食品生產企業、流通企業和零售企業的食品安全第一責任體系。 對于我國目前的食品安全形勢,黃衛東說到總體形勢是越來越好的。對于公眾對食品安全還不滿意,他個人認為,而食品安全檢測的發現和預警機制有待提高,而且食品安全的信息公開滯后。“食品安全沒有零風險,所以出現一些食品安全事件,大家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來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