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十分重視,雖然監管部門也在不斷對農藥殘留、違法添加進行檢測,但是漏網之魚時有出現,因此家用蔬菜農藥快速檢測儀備受青睞。農殘事件頻頻發生,使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失去信息,不得不自己出成本去檢測食品安全問題,讓個人承受由此產生的成本卻是不適宜的,將食品安全成本轉嫁到個體頭上,政府部門有逃避職責之嫌,也是消費者對監管不力的無聲抗議。
“果蔬中含有的殘留農藥和有害物質,容易造成內臟壞死、硬化、免疫功能下降和發育不良等癥狀,便攜式農藥殘毒快速檢測儀,能在幾分鐘內幫您鑒別出果蔬中是否有殘余農藥。”一款售價1600多元的“蔬菜農藥快速檢測儀”正悄然熱賣。銷售商稱,政府機關、超市、家庭是其主要銷售對象,目前銷售紅火。
記者從位于深圳的這家公司了解到,其產品主要針對果蔬、糧食農藥殘毒的檢測。公司一位劉姓經理介紹,儀器操作簡單,檢測速度快,只需10多分鐘就能出結果。
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自身健康日益重視。然而,層出不窮的食品藥品安全事件一再考驗我們的餐桌安全,盡管檢疫、監測部門付出百般努力,問題食品藥品卻總能成功逃脫“法眼”登上餐桌。無奈之下,人們只得選擇“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于是農藥快速檢測儀應運而生。
人人參與食品安全“戰役”未嘗不是一種良性社會氛圍,但讓個人承受由此產生的成本卻是不適宜的。一方面,為人們提供放心的食品藥品是政府職責所在,將食品安全成本轉嫁到個體頭上,政府部門有逃避職責之嫌,政府的權威性毫無疑問會受到損害。
另一方面,人們雖自愿承擔檢測成本,但由此累計的社會成本將是巨大的。這家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家用檢測儀器分為果蔬類和肉類兩種,“如果想確保購買食品安全,建議兩款都要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