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沿街為市的玉林老菜市將完成拆除;同時,由房地產開發商投資建設的玉林綜合市場占地10畝,600余個攤位,號稱“全市第一家大型農貿市場”的玉林綜合市場投入使用。而根據成都市政府的計劃,到2005年,城區范圍內的占道農貿市場將基本清除,取而代之的將是室內市場和大棚市場。由此,“農改超”的菜價成了市民關心的話題。
商販:進超市肯定要漲價
蔣永兵在玉林占道菜市做了10多年的水果生意,不過,他沒有打算搬到“超市化”的新菜市接著做生意。“商家進入新菜市的門檻太高了,投資的風險大。”蔣永兵說,獲取新菜市一個約5平方米水果攤位的20年經營權需要一次性繳納8萬多元,經營期間每個月還要繳納數百元的稅費、雜費。而在老菜市的10來平方米攤位,則只需每月繳納200多元的攤位費。蔣永兵認為,進入新菜市的商家由于經營成本和風險大大提高,會抬高水果價格,從而把大部分消費者嚇跑。
玉林占道菜市一半以上的水果經營者與蔣的觀點相似,在9月底老菜市拆除前,他們會另尋口岸。在玉林老菜市賣鹵菜的李莉花了19萬余元,買下新菜市一鹵菜攤位30年的經營權。“我的攤位搬了以后,肯定要把鹵菜價格抬高些嘛。沒辦法,成本增加了這么多。”李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