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動機
從2003年收購北京第三大超市企業超市發和日本第三大零售巨頭大榮商業投資在天津的超市業務,到3.7億收購北京第四大連鎖企業美廉美,再到收購西北最大的商業企業、上市公司新華百貨,一系列頗受業界關注的資本并購,其幕后操縱者就是學者出身的張文中。盡管目前,物美已躍身為北京零售業老大位置,但張文中對此并不滿意。張文中心目中理想的物美未來是一幅什么景象?懷揣9億元資金,誰又將成為他的下一個并購目標?太多的疑問等著物美這位掌舵人解答。5月19日,物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文中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人物素描
從外表看,張文中身上的學者味似乎更濃些:戴一副近視眼鏡,一臉嚴肅的表情,很難見到他笑的模樣;說話也十分嚴謹,遇到讓人產生歧意的話語,他都會及時給你糾正。
實質上,張文中現在的角色更多是一個商人,一個令同行們感覺到有些難以對付的對手。在爾虞我詐的生意場上,張文中也不忘保持學者的那份本真,他經常閱讀報紙,從上面獲取新鮮的資訊;他經常尋找機會和國際巨頭進行智慧的碰撞,并稱其為“讀腦”;他多次上書商務部,希望國家相關部門警惕一些領域對外資的過度開放,以免危及國家經濟安全。
在同事們眼中,張文中是一個面帶微笑的嚴厲者和一個過目不忘的細致的人。每周二、四、六的上午,只要沒有重大的活動安排或出差,他都會帶著公司的高管在事先不打招呼的情況下,去物美的一些賣場巡查,一旦發現問題,張文中就會現場指出,即便涉及到相關高管,他也會毫不留情。發現了的問題,張文中一般不會輕易忘記,就算當事人有事忙忘記了整改,但在兩三天之后,張文中就會主動過問,直到得到滿意答案。
9億資金待投資
新京報:自2003年香港聯交所上市以來,物美并購了國內多家零售企業。4月10日,物美又收購了國內A股上市公司、西北商業的龍頭老大———新華百貨。外界認為,一系列的并購和網點擴張,使物美資金鏈條緊張,物美收購新華百貨是想在國家放開政策的時候,借新華百貨實現再融資,以彌補資金鏈的不足,事實情況是這樣的嗎?物美的資金鏈存在問題嗎?
張文中:這是誤傳導致的,物美不存在資金緊張的問題,物美現在賬面上還有9億元的資金,目前,物美上市公司凈資產為17個億,但銀行負債只有幾千萬,在國內,零資產負債率的公司是很少見的。
對于物美想借收購新華百貨實現A股再融資的說法也存在一些誤解。其實,在今年2月份,物美通過增發新股,已募集到5億元資金。此外,即使新華百貨會再融資,但融到的資金也只能用在新華百貨,與物美沒有多大關系。
新京報:這么多的資金存留在賬上,物美有沒有新開店的具體計劃?據說物美在北京的新并購項目正在緊張實施當中,能否透露細節。
張文中:由于物美是上市公司,對于開店的計劃,不能講得太具體。目前,物美首先要進一步加強現有公司競爭力,使其在更多的范圍內發展,競爭合力逐步體現。今后,物美將加快開設新店、自主開店力度。
對于具體的數量,則難以預計,物美開店需綜合考慮市場成熟度、選址、人員調配等因素,以保持健康的增長。
與外資巨頭奪網點資源
新京報:2003年,物美收購了日本第三大零售企業大榮投資在天津的大榮超市;在中關村、方莊,物美采取“貼身”開店的方式,將店面開在了家樂福的旁邊,業內把物美稱為是中國零售業抵御外資零售商業巨頭入侵的先鋒部隊,物美對民族企業的發展憂患遠大于單純的做生意,你是如何看待的?
張文中:物美的所有考慮都是出于商業的考慮,收購內外資企業都是為了網點資源,并非逞一時之勇。在商言商,當時,日本大榮超市在天津銷售額較少,而物美看中了其網點的發展潛力,是出于純商業的考慮,收購大榮目的并非向外界認為的那樣宏大。
對于貼身開店的問題,現在中關村選址已十分困難,物美開在中關村的店,有利的方面是與家樂福比較近,接近公交車站,弊端是店面稍小些。
在方莊,人口密集,原來的家樂福方莊店,生意不錯,物價不低。物美方莊店開在了地鐵站附近,網點優勢突出,物美開店都是出于商業的考慮,“一切以從實際出發,一切以成果為導向”,否則一個大的網點開設不好,損失都是在幾千萬左右。
主打區域化戰略
新京報:據了解物美在市場發展的過程中,實施的是區域化戰略,以區域化應對外資零售商業的競爭,物美區域化戰略的核心內容是什么?
張文中:物美一直秉承的是區域化的發展戰略,物美希望以區域化的優勢,構成全國優勢。目前,物美在西北通過強強(收購新華百貨)聯合建立了區域化優勢;在華東物美通過母公司的進入,在當地市場已成長為具有一定力量的企業。
目前,物美沒有進入中南市場的考慮,物美已經初步形成了華北、西北和華東等三個核心區域,我想,在這三個區域,已經夠物美經營一段時間。
新京報:目前,商務部已啟動萬鄉千村市場工程,力爭在未來5年內引導支持有實力的零售企業在農村市場開設250萬家農村便利店。物美在國內一線城市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是否也打算參與其中,在國內一線城市競爭加劇的情況下,物美是否會加大農村市場的拓展?
張文中:目前,物美最遠的農村便利店已經開到了北京最南端的榆垡,早在3年前,物美就已將店面開到了河北的三河縣。目前,在北京郊區的很多地方都有物美的便利店。對于萬鄉千村市場工程,物美將會積極參與其中,商務部有關司局領導也十分關心物美的參與。為縮小城鄉差距,物美希望在開拓農村市場方面做得更好。
不會隨處開店
新京報:據了解,你對目前物美取得的成績并不滿意,你也不認為這是成功的,在你心目中,物美理想的圖景是什么樣子,發展到怎樣狀態下的物美才算成功?
張文中:物美的發展,沒什么太多值得驕傲的地方。中國流通業發展前景這么大,與世界企業相比,在全國市場占有率方面,物美還很低;國外大企業在本國市場有15%的市場占有率,物美還不到中國流通市場的1%,但物美還有更多機會,更多發展。
經過12個年頭的努力,物美已成長為一個專業化的公司、形成了非常清晰的企業文化和良性發展格局。今后五年,物美將成長為全國性的企業。
我們會一步步實現這個戰略,不會一下子到處開店,這樣會增大成本,形成不了區域競爭實力。目前,物美已經形成了華北、西北、華東三大戰略區域,物美將一個地方一個地方吃透,這樣并不會走得太慢。
今后5年、10年,物美占全國零售總額的比例會更高,為今后10到20年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物美需要做的是成為中國最好的零售企業,而并非最大,有時最大并非是最好的。
■記者手記
“誤入歧途”的張文中
1993年,從美國斯坦福大學博士后學成歸來,張文中創辦了一家信息公司,因專為超市設計的一套管理信息系統需要實際演練模板,他投資在翠微開設了一家小型超市作為試驗模板。
然而,令張文中沒有想到的是,店里生意出奇地好,次年銷售額達到了1個多億,就這樣,張文中“誤入歧途”進入零售業,并從此一發不可收。
隨著國內零售市場的開放,外資在中國各地大舉爭池奪地,一些國內企業為應對競爭,也是瘋狂開店。
面對這種混亂的局面,張文中清醒地認識到:應對外資全國化趨勢,國內企業只有采取區域化戰略,以應對外資競爭。
知道沃爾瑪要在石景山開店,張文中就在沃爾瑪店還沒開起來的時候,帶領物美通過分兵作戰,集腋成裘的方式,在沃爾瑪店的周邊開了近80家的物美便利店,有效分散了沃爾瑪的客流,并形成了物美在小區域內的優勢。
就這樣,物美以區域化為戰略重點,逐步站穩了北京市場,成為北京網點最多,銷售第一的企業。
資本對一個迅速發展的企業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2003年,張文中將物美成功帶到聯交所。在資本的幫助下,物美開始向華北挺進,通過一系列資本并購,將自己的版圖逐步擴大到華東、西北等地區。
如今的物美在張文中的帶領下,已成為國內連鎖企業的第七,同時他也為中國零售發展提供了一個可行的路徑:以區域化應對外資的全國化戰略。張文中曾感慨,如果國內商業企業都在一個區域化的市場內做到最強,自然國內企業也就形成了抵抗外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