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場的接連失敗,讓這個排名全球首富的零售業霸主離開美國本土以外駕馭成熟市場的能力繼續受到質疑。
但在零售業尚未成熟的中國市場,沃爾瑪的表現卻讓人吃驚。根據商務部日前頒布的2006年上半年連鎖30強的排名,沃爾瑪(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60家門店62億元的銷售名列第14位,門店數與家樂福在華數量已相差無幾。
同樣是海外市場,沃爾瑪究竟施展何種“技巧”令局面大相徑庭?
低成本策略?
低價策略是成就沃爾瑪帝國的不二法門,而為了確保低價,盡可能地壓低成本是沃爾瑪的唯一途徑。“這樣說吧,我們每次領圓珠筆,都要拿舊筆芯才能換新的。”沃爾瑪內部的一名員工說。
“沃爾瑪一再強調要在中國守法經營,人工成本有最低底線;供應商貨物可以先賣后結賬,基本也不占用沃爾瑪的流動資金;除去上述兩項,沃爾瑪前期投入最多的成本,就是物業及照明、固定資產、門面等投入。”廣東零售業人士表示,為追求投資最小化,沃爾瑪往往選擇租賃的方式,而不是購買土地自己新建。
在美國,沃爾瑪有一套自己的選址經驗,比如選擇經濟發達的城鎮、城鄉接合部,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商品可以從火車站、碼頭運至商店,成本較低。“但在中國,沃爾瑪幾乎都在城市的核心商圈。”上述零售業人士表示,即使這樣,其物業低租金卻讓國內零售企業望塵莫及。
一位地產商告訴記者,在濟南市繁華地段的萬達商業廣場,開發商把二、三層租給沃爾瑪,免租3~5年,據說日租金在1元/平方米/天左右。沃爾瑪中國總部雖然由舊倉庫改建,但也是深圳羅湖區的黃金地段,月租金也只有每平方米15元。記者調查獲悉,廣東一線城市大賣場的租金約在50~100元/平方米/月不等。
地方政府的作用
“沃爾瑪一再說自己沒有享受超國民待遇,但事實又說明了什么?”一家國內超市的發展部經理向記者透露,在德國、韓國,商業立法和政策要求外資申請開店要舉行聽證會,一般由行業協會牽頭,當地政府、居民以及供應商、零售商參與討論,對沃爾瑪相當不利。但在中國,尤其是二、三線城市,沃爾瑪幾乎暢通無阻。
“深國投在順德拿下的土地大約有2萬平方米,原本歸順德民營企業新德業房產有限公司所有。這塊地共4萬平方米,最初規劃是一座總建筑面積7萬平方米的商場名店坊。”一位熟悉內情的人士告訴記者,當年順德家電博覽會上,名店坊與沃爾瑪接觸,擬招攬其作為主力店進駐。同時,沃爾瑪的物業建造方深國投也正與大良鎮政府接觸,欲選合適地塊拓展業務,并相中名店坊所在地。
“當時新德業不愿將整地劃散部分出售給深國投。”知情人士透露,從新德業手中直接買地,無論在價格還是配套政策方面都缺乏優惠,為此三方協商后決定,大良鎮鎮政府出面回購土地,然后再由深國投競標。”回購價格談妥后曾公開掛牌招標,據說家樂福、易初蓮花等超市也參與了角逐,但“這次是為沃爾瑪量身定制的競買條件”,沃爾瑪最終中標。
低租金回報
“事實上,隨著零售業的發展,一些中心城市的政府官員已經開始實行商業網點控制,沃爾瑪及其合作伙伴今后想通過低成本拿地,會越來越難。”與政府關系密切的一位零售業人士表示,不過,一些二、三線城市及區域性的地產商給予沃爾瑪的優惠條件仍在繼續。
據業內人士透露,中西部某地與沃爾瑪竟然開出10年免租、40年租期,以及0.5元/平方米/天的條件,而當地政府更是返還其3年營業稅。而記者了解到,珠三角某地區為吸引外資,掛牌的土地價格居然為25萬元/畝,遠低于周邊40萬~50萬元/畝的住宅土地。
商務部2006年上半年連鎖30強排名顯示,沃爾瑪上半年包括3家倉儲會員店、2家社區店、55家大賣場在內的總銷售額為62億元。而其中,新增門店13家,銷售收入增加約15億元。行內人士認為,沃爾瑪原有大賣場門店單店銷售同比增長迅速,接近1.5億元,加上租金遠遠低于同一區域內的同行,單個門店應該早已實現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