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與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聯合發布的《超市購物環境標準》從今天開始正式實施。標準對超市賣場環境、營銷設施設備提出了具體要求。“在超市里繞來繞去找不到北”、“想買的東西不知道在哪里”、“付款排長龍”“現在超市成集市了”——在超市成為城市消費者購物首選地的同時,這些“超市通病”卻讓消費者頭痛。記者昨天走訪了多家超市發現,在食品擺放及人性
化服務方面,多家超市離“標準”還有不小差距。許多消費者擔心不是強制執行的《超市購物環境標準》恐成一紙空文,記者就讀者關注的幾個問題采訪了幾位相關人士。
專家訪談
商務部王滬生司長
標準有利于規范超市經營
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司長王滬生指出,超市標準在結構上,按店鋪的空間順序和功能分區和要求,有助于提高超市的經營管理和服務水平,推動超市規范化經營。消費安全和食品安全是消費者在購物中最關心的問題,標準對此提出了較為明確的要求。標準的實施,將有助于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提升消費者對滿意品牌的忠誠度。同時,也有利于提高連鎖超市的經營效益。
連鎖經營協會會長郭戈平
超市應對照標準找差距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郭戈平提出,《超市購物環境》同樣適用于便利店、折扣店、倉儲會員店,協會通過初步“摸底”發現,大多數賣場還沒有達到這一標準。存在通道狹窄、秩序混亂、空氣質量差、聲音嘈雜、價簽標識不規范等問題,“希望企業能對照找出差距”。由于中國零售業的快速發展,零售業的標準一直相對滯后,迫切需要相應的標準來規范購物。盡管這一標準不是強制性的,只是推薦性的,很多條款目前企業還不具備,但還是希望新建賣場能按照新標準設計,影響食品安全的條目要全部達標。目前已建議政府將一些影響食品安全的必要的條款列入強制性。按連鎖協會制定的目標,全部超市今年底達標的條目要達到50%,在大型超市中,達標的企業應占50%,在明年底,這兩個數字將變成90%。
人大教授黃國雄
超市集市化亟需改觀
“現在國內許多超市的環境已經集市化了!”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黃國雄表示,超市引廠進店、促銷員高聲叫賣,爭相推銷自己的產品,這些都使得國內許多超市打破了原先的環境氛圍,也干擾了顧客的自由選擇。今后,超市將在保證消費者購物安全、提供“安靜”環境以利于顧客自由選擇、加強進店廠家管理等方面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