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超市自制糕點衛生問題的報道,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超市自制食品安全究竟該如何管?記者調查發現,由于多頭管理和缺乏可操作性的規范,這個領域的監管正遭遇難題。
現狀驚心
送檢投訴1年增10倍
昨日,導致大學生腹瀉、細菌超標180倍的人人樂新華店糕點再次被投訴。王女士前晚9點多時在人人樂新華店購買了“買一贈一”的瑞士蛋糕卷,回家即放在冰箱內,第二天一早當早餐吃后才發現蛋糕中長了很長的霉,一歲多的女兒和自己因誤食了部分而腹瀉了一天。家住人民北路的胡女士則打來電話稱,她昨天7點多下班后去八寶街一超市買面包,卻發現柜架上的長面包上爬著蟑螂。
據四川省質檢院相關負責人魏主任稱,2005年時該處相關送檢案件不過十多起,2006年里超市、商場自制食品送檢投訴的事件呈明顯上升趨勢,已達到了上百起,超市自制食品質量問題十分突出。大部分食品都是存在菌落總數、大腸桿菌嚴重超標問題,有些一眼就能看出無法食用。從送檢投訴中看出,過期生肉、過期鹵品、變質水果拼盤等問題時有發生,而熟食等不正確的衛生條件造成二次污染的問題更是普遍。
魏主任同時指出,超市在事后常常因為消費者證據不足,或者以消費者保存不當為由,拒絕或推委消費者的質疑。90%以上的消費者均反映,他們對食品安全的投訴往往不了了之,能跟超市協調退貨告終的,大多得有充分明顯的證據才行。
超市反應
不排除部分超市知法犯法
相對農貿市場、菜市場、批發市場等食品流通領域,超市的食品安全受更多消費者信賴。但成都不少超市暴露的自制食品衛生問題也引起了成都市民們的一片嘩然。
是否這些超市缺乏質量監管體系?據記者了解,成都眾多超市都有產品質量部門,配備了人員,并制定了相關的管理措施,可為何還頻頻出現自制食品隱患問題呢?一家知名超市相關負責人士比較誠懇的告訴記者,其實相對于外邊的食品流通領域,超市的食品安全水平還是普遍較高,但并不排除部分超市知法犯法,向消費者出售過期食品,或者雖知重要,但實際執行把控不嚴仍讓問題食品流進銷售領域等情況的發生。一些負責的超市正在努力改善自律機制,保證自制食品安全問題。
主管部門職能不明確管得比較虛
“到底誰來管他們呀?”不少消費者開始對政府部門的監管力度表示質疑。“超市里自制食品很多,再負責任的超市也難保100%的質量,遇到問題是難免,但關鍵是如何有效控制和監管。這是超市和政府部門的共同責任。”一位超市業內人士也這樣告訴記者。
記者咨詢省食品衛生監督支隊的相關負責人得知,他們每年在節假日和日常都會對持有衛生許可證的超市進行抽查監督。按照國家相關食品衛生法規,違反了法規的超市自制食品一樣會受到法規規定的處罰。“根據相應違反情況的程度,超市會受到罰款、沒收和銷毀不合格食品,及禁止銷售等處罰?!钡瑫r也指出,“我們主要還是起監督作用,超市是流通流域,工商部門更具有監管的責任?!?BR>
“我們肯定要管。”工商部門相關負責人很肯定地告訴記者。而另一位工商部門內部人士則無奈地說,他們(食品衛生監督部門)要管,我們也要管,各自的職能不是很明確,因此管得比較虛?!?BR>
據悉,商務部即將出臺的《超市食品安全操作規范》(正在征求意見)似乎也缺乏相關方面的內容。據四川商務廳市場運行處相關負責人士稱,《超市食品安全操作規范》雖然是目前國內涉及超市食品安全問題最為深入和全面的規則,但如何執行對超市的監管和處罰也是該《規范》的難點和薄弱環節,監管的可操作性仍需要社會各界給出建議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