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性”擴張。記者獲悉,濟南華聯水屯路店明日將開門納客。這是今年春節前要開的三家連鎖店之一。不在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爆發。在省城一些商業企業迅猛擴張的時候,濟南華聯表現得異常低調。而從2003年開始,濟南華聯瞄準二級商圈,主攻超市,尤其今年更是“狼性”擴張,要連開三家店,明后兩年預計再開7家店。
瞄準二級商圈
與其他商業企業只看中城市的核心商圈,忙著對外(濟南以外)擴張不同,濟南華聯一路擴張而來,從槐蔭廣場店到舜耕店,到東方家園店,到山大路店……他們選擇的都是濟南的二級商圈。在濟南華聯集團執行總裁陳錫忠看來,他們選址的目標都是洋巨頭不愿意到的非核心商圈。
“我們把這些商圈定位為二級商圈,雖然與核心商圈相比,距離市區相對比較遠,文化娛樂設施配套不完善,但正因為這樣,才是一個區域空白點,競爭壓力比較小,缺少中等規模超市,”陳錫忠告訴記者,外資商業企業選址一般只看好中心商圈,這種差異化競爭避免出現和對手硬碰硬。
據介紹,他們專門對二級商圈做了大量的市場調查,二級商圈靠近居民區,貼近群眾,步行不超過15分鐘,騎自行車不超過5分鐘,比較便利。在國外,大超市輻射5公里,而在國內3公里就足夠了,國內人口密度比較大,而且很多市民幾乎天天逛超市。他們所選的地址都屬于在二級商圈內,3公里內都近5萬多居民,足夠支撐一萬平方米左右的中等規模超市。另外,濟南華聯與深圳人人樂、青島利群等企業的擴張模式一樣,他們都取得了成功,為華聯樹立了榜樣模板。
主攻中型超市
很明顯,濟南華聯在擴張上瞄準了中等規模的超市。有關人士分析,濟南華聯擴張的第一步是嘉華購物廣場,而這個商場最初并沒有讓華聯體會到擴張的甜蜜。再說,與其他商業企業相比,濟南華聯的擴張顯然慢了半拍,如果再沿襲普通的百貨擴張模式,可能并不是明智的選擇。
“我們擴張的步伐慢了一些,與發展戰略有關,之所以主攻超市,因為百貨對選址的要求比較高,一般來說,必須選在城市的中心商圈,而濟南適合開百貨店的地段資源非常少,再說百貨競爭比較激烈以及培育消費市場的時間比較長,運營成本比較大,”陳錫忠表示,根據規劃,在未來兩到三年時間里,中等超市將作為主業,但百貨也不會放棄,有合適的位置也會繼續開,原來他們打算從東部選址開一家百貨形象店,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位置。
據透露,明后兩年他們將沿二環路布點,再開7家新店,屆時華聯超市萬平方米左右門店數量將達到15家,從而完成在濟南市區的布局。同時,他們正在包括長清、德州、齊河在內的周邊地區選址。
陳錫忠雄心勃勃地表示,“我們要先把濟南做深做透,然后再向外擴張,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做區域商圈的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