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超市買了一罐午餐肉,沒想到吃出一股怪味,將罐頭鐵蓋全部掀去后發現肉上竟有一塊霉斑。吃過肉的人都出現腹痛和腹瀉,找商家理論,對方的回復讓我們不滿意。”讀者杜先生昨天致電晨報熱線反映此事。
1月28日下午,家住鞍山四村的杜先生請了朋友來家中吃飯,他特意到超市買了一罐午餐肉。“打開后,兩個朋友吃了幾口后告訴我肉的味道好像不太對勁,于是我也嘗了一塊,發現有股類似霉變的怪味,而且肉質很軟很疏松,就像嚼豆腐似的。”杜先生隨后將罐頭的鐵蓋全部拉開,看見午餐肉的表面竟然長有一塊霉斑。他和朋友立刻去超市理論,但雙方未就賠償達成一致。
記者昨天下午來到杜先生家,看到午餐肉上有一塊一分分幣大小的霉斑,斑呈深褐色,周圍還長有一圈白毛。記者在罐底找到生產日期是2006年9月20日,保質期為3年。
杜先生還告訴記者,他和兩個朋友吃了霉變午餐肉后,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腹痛和腹瀉。
記者隨后來到這家超市,店長黃女士稱,午餐肉上長出霉斑可能是運輸過程中發生擠壓碰撞后漏氣引起。她當場隨機打開貨架上的兩罐午餐肉,內部均無異常。
她告訴記者,顧客當時的情緒較激動,根據相關規定,售出類似變質食物作退一賠一處理,考慮到顧客的心情,她當時表示可以退一賠五,但仍與顧客期望相去甚遠。目前,雙方仍在協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