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愛美的武漢女性來說,去香港這個購物天堂,少不了購買化妝品,而“莎莎”成了她們的必去之處。“莎莎的商品選擇余地太多了,僅洗發水就有近百個品牌可選擇。”這是一名武漢女白領眼中的“莎莎”。
“莎莎”為什么如此有魅力呢?2月6日,楚天金報記者與國內媒體同行一起,來到莎莎香港總部,近距離感受這一創造美麗神話的企業。
內地顧客成大主顧
每12秒賣出一瓶香水,每10秒就賣出一支唇膏……這些銷售紀錄的保持者,由莎莎的創始人——莎莎董事局主席郭少明和夫人創造。
郭少明說,1978年,太太郭羅桂珍在香港銅鑼灣花2萬元租金,租了一個鋪位賣化妝品。因生意火爆,郭少明辭去公職,專心打理這個創新的零售業態——化妝品連鎖店。
1997年,莎莎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目前市值已達37億元港幣,連鎖店達到81家。其龐大的銷售網絡,使之成為全亞洲最大的化妝品零售商。
讓人目不暇接的化妝品品牌,花樣繁多的促銷活動,再加上價格上的優勢,莎莎成了內地消費者購買化妝品的首選地。
武漢市民王小姐,每年都會去莎莎采購一年所需的化妝品。她說,進了莎莎,就會拿起購物籃在全開架式銷售的化妝品貨架上選購,“感覺很隨意”。
“莎莎每年的銷售額中,約50%是由內地顧客消費的。”郭少明證實。
根據莎莎公布的2006-2007年中期業績,營業額為13.40億元,郭少明表示,業績的增長,主要得益于開放“自由行”的城市日益增多,內地人來香港更方便了。
五年內將在漢開店
由于莎莎名氣太響,國內各地都出現了打著“莎莎”名號的化妝品店,對此,郭少明稱,每年,莎莎的律師都會向國內各地發出300多封律師函,要求停止侵權行為。
“目前,在內地,我們只進入了上海。”郭少明說,2006年,莎莎進入內地,上海成為其第一站,而且迅速發展到了5家店。
郭少明稱,到2011年,莎莎在內地開店數量將達到100家,武漢市肯定在其中。
(楚天金報 記者李芳 實習生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