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榮的夜經濟拉動新一輪消費。6月9日,端午節期間北京市商務部門重點監測的60家零售、餐飲企業實現零售額20.5億元,同比增長6.3%。大數據顯示,西單商圈、王府井商圈消費人次同比增長分別為19.6%和10.8%;望京、中關村和五道口等商圈18點至次日凌晨6點夜間消費尤為活躍,人均客單價在75元左右。此外,假期的核心時令食品粽子銷售也增長明顯,有電商平臺數據顯示,茶粽銷量增達78%,成為口味嘗新中的黑馬。
相關數據顯示,望京、中關村和五道口等商圈飲品消費同比增長1.2倍,特色菜、火鍋品類消費增長49%,小吃快餐同比增長35%。
除此之外,不少商業項目在端午期間延長營業時間,提振假日期間零售額。其中,朝陽大悅城聯手摩登空間舉辦大型蹦迪party,經營到凌晨;北京朝陽合生匯“深夜食堂”聯合200余家特色餐飲商戶、30家跨界平臺,倡導夜間生活新方式;首創奧特萊斯延長營業時間至凌晨兩點,零售額增長近1倍。
對消費者而言,夜間消費不再是日常消費的補充,正逐漸成為剛需。夜經濟也成為拉動北京商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夜經濟”正在成為為零售行業的收益增項,同時也是北京市商業發展的扶植重點。此前,北京市商務局發布的《支持“深夜食堂”特色餐飲發展項目申報指南》,支持建設“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區和特色商圈,為市民夜間餐飲消費提供便利。上述措施實打實地在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區和特色商圈的規劃設計及形象提升工程等軟硬件投入方面提供補貼支持。在支持標準上,每個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區最高支持不超過500萬元,每個深夜食堂特色商圈最高支持不超過300萬元,每個深夜食堂特色餐廳最高支持不超過10萬元。
作為端午節假期內的重要時令食品,今年市場上的粽子需求依然旺盛。端午節前夕,各大品牌就已經籌備推陳出新,粽子產品口味趨于多元化。數據顯示,京東“6.18”期間累計銷售粽子超1億個,其中咸粽銷量為甜粽的3.6倍,茶粽銷量增速最高,同比增長78%。成為消費者嘗新偏好的一個縮影。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稻香村、五芳齋等老字號品牌粽子線上、線下同步銷售;蘇寧易購粽子線上銷售量同比增長近1倍。據本市電子發票平臺數據顯示,節日期間粽子開票額同比增長了7.5%。
此外,今年的端午節,由于時間上臨近“6.18”,各電商平臺也借此聯合品牌加大促銷力度。假日期間,京東商城家居用品、服飾、家具等商品銷售同比增長70%以上,生鮮食品同比增長近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