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至14日,全市農村市場體系建設工作會在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召開,副市長劉學普出席會議并強調,“兩翼”農民萬元增收的關鍵在于商貿領域,在于農村市場體系建設。
據了解,“十一五”期間,我市農村商貿流通體系建設取得不俗成績,2010年,全市農村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2.2億元,增長18.8%,比“十五”末增長1.1倍,年均增長15.7%。農村人均社零達到5180元,比“十五”末2178元凈增3002元,增加1.4倍。
但是,由于基礎差,底子薄,我市農村商業的發展水平和城市比起來,差距依然較大。去年,占全市總人口47%的農村人口實現的社零總額只占全市的24.4%,農村人均社零總額只有城市人均社零總額的36.4%,城鄉差距較大。
農村商貿流通體系的建設對于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意義重大。劉學普說,“兩翼”農戶萬元增收,從某種意義上說,成敗的關鍵就是商貿領域。
要進一步提高消費對于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出路在農村市場。要滿足農民群眾的消費需求,并通過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就必須大力培育農村商貿流通的市場體系,使廣大農村產品銷售有市場、農民消費有市場,實現便利消費、實惠消費。
據了解,我市農村商貿流通體系建設的目標是:到2015年,全市農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500億元,年均增長17%以上;2012年,力爭突破1000億元以上,渝西及“兩翼”地區億元商品交易市場達到150個以上,交易額達到1800億元,年均增長30%以上,建成一批顯著帶動力的50億級、10億級的大型商品交易市場,培育億元級商貿流通企業50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