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型商場顧客活動區人員最大聚集總量所占面積,與公共活動面積之比超過70%,需用采取限流、疏散等措施。8月1日起,強制性地方標準《大中型商場、超市治安防范規范》將實施,大中型商場、超市須建預警處置機制,由低到高分為綠色、黃色、橙色、紅色四個級別。接紅色預警立即進入全面警戒狀態,并停止一切經營活動。
目前,本市還沒有與大中型商場、超市治安防范系統規范相關的標準。據了解,自2005年起,大中型商場、超市的視頻監控系統已全部聯入公安機關監控平臺。商業單體建筑經營面積在5000平方米以上、3000平方米以上,以從事各類商業零售活動為主、獨立納稅、集中收銀的,即為大中型商場、超市。全市約有200余家,由于面積較大、財物集中、人員密集,屬刑事、治安案件多發區域。
標準要求,大中型商場、超市的治安防范演練每年不得少于2次,包括所有員工。同時,應設置治安保衛機構,專職治安保衛人員不少于2名;安全防范監控中心24小時內每班至少有2名保安人員負責值守。當顧客活動區人員最大聚集總量所占面積,與公共活動面積之比超過一定比例時,將采取限制進入、區域隔離、引導疏散等措施。其中,商場和超市地面一層分別不得大于60%和70%,地下及地上二層以上不得大于70%和80%。如果商場各層客流聚集面積超70%時,各層均需限流。
為應對突然發生的恐怖襲擊、爆炸、恐嚇等可能致人傷亡的公共安全事件,大中型商場、超市須制定治安突發事件處置預案。另外標準還首次明確提出,大中型商場、超市要建立預警處置機制,由低到高分為綠色、黃色、橙色、紅色四級,預警信號由公安機關發布。
當接到黃色預警時,商場和超市營業公共區內的垃圾桶(箱),每30分鐘須清理檢查1次。同時,清理樓梯等所有疏散通道,并在戶外停車場為警務指揮車、救護車、消防車留出停放空間。調派60%的治安保衛人員開展安全檢查,針對可疑人員、物品、車輛采取跟隨、檢查與巡邏等方式。視自身情況,可進入部分區域警戒狀態,設置警戒線隔離,停止局部經營。
橙色預警的處置措施將有所升級。商場、超市的自助存包柜一律停止使用,改由人工存包,并撤銷營業公共區內的垃圾桶(箱)。戶外停車場還應留出防爆處置車、工程搶險車的停放空間。現場總指揮由主要經營負責人擔任,全員分區、分部位進行安全檢查。出動的治安保衛人員要達到80%,必要時全面警戒,停止經營。
在落實黃色、橙色預警處置措施的基礎上,紅色預警還要求商場、超市的全體治安保衛人員到達現場。同時,實施全面警戒,停止一切經營活動。直到接到綠色預警信號,方可恢復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