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7日發布《關于“十二五”期間進一步促進特許經營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力爭經過五年努力,主要特許經營品牌的加盟店數量、經營規模、規范水平、經營成功率均有較大提高;特許經營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全國特許經營體系備案率逐年提高,投訴率逐年下降。征求意見截止日期為2011年12月13日。
《意見》指出,“十一五”期間,我國商業特許經營發展迅猛,企業數量劇增,截至2010年底,我國特許經營體系已超過4500個,位居世界第一;且經營范圍廣泛,關聯領域不斷擴展,已從零售業的超市、便利店、專賣店、倉儲商場等,延展到住宿、餐飲、美容美發、洗染洗浴等服務行業。同時,當前我國商業特許經營發展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整體上仍處于“散、小、差”的成長階段,多數特許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和品牌擴張力,在規模、標準化、信息化等方面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加盟店盈利模式及管控能力明顯欠缺,一些二三線市場加盟店質量難以達到要求,個別地方還存在不法分子以招商加盟形式實施商業欺詐的現象。
《意見》明確,“十二五”期間將加強商業特許經營管理,以規范促發展。根據實際情況,適時對《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進行修訂和完善。同時,加強《特許經營管理體系指南》《特許經營術語》等標準的實施和推廣。
加強行業監督管理。對特許加盟品牌進行跟蹤管理,同時加大執法力度,對假借特許經營實施商業欺詐的不法分子進行嚴厲打擊。
支持品牌做大做強,以規模化促發展。將培育特許經營品牌納入各地內貿流通發展規劃。
扶持優良特許品牌發展。建立優秀特許經營品牌評價機制,培育一批市場潛力大、誠信經營和具有較高知名度的企業,加強品牌建設和宣傳。
附:征求意見稿全文
商業特許經營作為一種現代商業組織形式在我國快速發展,近年來已成為提高商貿流通行業集中度、加強品牌建設,增強核心競爭能力的有效方式,對拉動民間投資、促進中小企業創業、帶動就業,推動商貿流通業發展發揮出日益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期間,我國商業特許經營發展迅猛,企業數量劇增,截止2010年底,我國特許經營體系已超過4500個,位居世界第一;且經營范圍廣泛,關聯領域不斷擴展,已從零售業的超市、便利店、專賣店、倉儲商場等,延展到住宿、餐飲、美容美發、洗染洗浴等服務行業。同時,當前我國商業特許經營發展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整體上仍處于“散、小、差”的成長階段,多數特許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和品牌擴張力,在規模、標準化、信息化等方面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加盟店盈利模式及管控能力明顯欠缺,一些二三線市場加盟店質量難以達到要求,個別地方還存在不法分子以招商加盟形式實施商業欺詐的現象。為促進“十二五”期間商業特許經營健康發展,促進現代流通業發展方式轉變,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提高商貿流通行業集中度,促進品牌建設,擴大創業和就業為目標,以完善商業特許經營管理為基礎,以政策促進和行政執法監督為手段,堅持“一手抓規范,一手抓發展,在規范中發展,在發展中規范”,努力開創我國商業特許經營事業新局面。
(二)基本原則。
促進發展與加強規范相結合。積極運用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等相關政策,針對特許企業成長中的薄弱環節和瓶頸問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同時,鞏固“十一五”時期對商業特許經營進行規范和管理的成果,進一步凈化特許市場環境,提振投資人的加盟信心。
市場運作與政策引導相結合。尊重市場經濟運行規律和特許經營企業的主體地位,找準政府在特許經營發展中的定位,針對市場調節失靈的領域和關鍵環節,完善相關政策,采取有力措施,促進商業特許經營健康發展。
備案管理與跟蹤分析相結合。繼續做好特許經營備案管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提高備案率。同時,積極做好特許經營企業備案后的跟蹤管理、后續服務和統計信息分析工作,及時準確了解和掌握我國商業特許經營發展動態,為完善我國特許經營政策體系提供決策依據。
品牌培育與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相結合。把特許品牌培育作為發展我國特許經營體系的重要任務,支持優良品牌做大做強;同時,對侵犯商業秘密和知識產權、違反《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的行為,加大聯合執法力度和處罰力度,切實維護特許經營市場秩序。
(三)主要目標。
力爭經過五年努力,主要特許經營品牌的加盟店數量、經營規模、規范水平、經營成功率均有較大提高;特許經營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全國特許經營體系備案率逐年提高,投訴率逐年下降;形成一批具有市場發展潛力、誠信經營和較高知名度的特許企業和品牌。
二、工作任務
(一)加強商業特許經營管理,以規范促發展。
完善法律法規標準。依據《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進一步完善《商業特許經營備案管理辦法》和《商業特許經營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切實將特許經營管理納入法制化軌道。根據實際情況,適時對《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進行修訂和完善。同時,加強《特許經營管理體系指南》、《特許經營術語》等標準的實施和推廣,努力提高特許企業體系建設和規范化水平。
加強行業監督管理。認真做好商業特許經營企業備案及投訴咨詢工作,加強與有關部門溝通與配合,對特許加盟品牌進行跟蹤管理,同時加大執法力度,對假借特許經營實施商業欺詐的不法分子進行嚴厲打擊,充分保護特許人與被特許人的合法權益。
(二)支持品牌做大做強,以規模化促發展。
制定特許品牌培育規劃。將培育特許經營品牌納入各地內貿流通發展規劃,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提出支持特許經營品牌做大做強的總體思路、目標和具體措施,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推進。
扶持優良特許品牌發展。建立優秀特許經營品牌評價機制,以“特許連鎖百強”為基礎,進一步挖掘優秀特許經營品牌,培育一批市場潛力大、誠信經營和具有較高知名度的企業,加強品牌建設和宣傳。
(三)抓住企業成長薄弱環節,以提升促發展。
加強企業信息系統建設。支持商業特許經營體系引入電腦聯網管理,積極采用銷售管理系統(POS)和電子訂貨系統(EOS),提升總店和加盟店的信息化水平,同時,開發適合自身特許經營的商業軟件,完善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促進營運網絡化。
加快物流體系建設。鼓勵商業特許經營進一步提高商品配送率,支持特許企業配送中心建設或充分利用社會化配送中心,做到統一采購、統一配送,切實減輕加盟店的負擔,發揮特許經營的規模效益。
加強企業管理制度建設。支持特許企業完善內部管理機制建設,建立完備的標準化、信息化特許經營管理系統和財務審計制度。
(四)加強公共平臺建設,以服務促發展。
健全行業統計和信用評價。加強特許經營行業統計工作,分行業開展特許經營調研和分析,及時掌握行業發展動態和趨勢,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的特許經營備案企業的信息共享機制,拓展特許備案系統的信息服務功能和品牌評價功能,完善信用監督約束和失信懲戒機制,擴大備案特許企業信用評價覆蓋面。
加大宣傳與培訓力度。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普及特許經營相關知識和法規政策,讓公眾充分了解和認識特許經營,得到全社會的理解和支持。同時加強培訓工作和培訓制度建設,對管理人員、特許企業有針對性地開展政策、法規、業務培訓,提高依法行政管理水平和企業經營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工作管理機制。各地要建立由商務主管部門牽頭,公安、司法、工商等部門共同參與的特許經營行業管理工作機制,按照職責分工,加強協作配合,落實目標任務,完善政策措施,加強監督指導。要與商業行政綜合執法緊密結合起來,加強特許經營執法力量,切實保證監管措施落實到位,推進特許經營健康發展。
(二)加強政策支持。加快中小商貿流通企業服務體系建設,為特許企業提供咨詢、融資、市場開拓、管理提升等服務,促進特許經營企業的規模化發展。會同有關方面研究,制定促進特許經營發展的財稅政策,積極爭取對具有一定規模且體系比較成熟的特許經營企業給予稅收優惠和資金支持,對特許加盟發展中的關鍵環節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研究制定中小企業發展特許經營的扶持政策,重點鼓勵老字號、特色店、名牌企業發展特許經營。
(三)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制定行規行約,加強行業自律,為企業開展信息咨詢、宣傳培訓、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