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獲悉,由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編制的《產品溯源通用規范》(草案)目前已經完成。在此基礎上,我國可望實現供應鏈中跨行業、跨部門的信息交換以及各行業、各類產品的溯源。規范要求,溯源產品均采用中國商品條碼標識系統標識。
有關專家指出,產品溯源是產品質量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產品溯源制度,既能保障國家相關政府部門對產品質量實施有效的監管,促進我國產品的生產加工、流通環節的質量安全,同時也能夠減小問題產品影響的范圍,盡快查出問題的根源,使經濟損失降至最低。
據介紹,產品溯源,就是指從供應鏈下游至上游識別一個特定的產品或一批產品的來源,即通過記錄標識的方法回溯某個實體來歷、用途和位置的過程,包括內部溯源和外部溯源。內部溯源是從貿易伙伴接收到作為內部流程輸入的一個或多個溯源產品到輸出一個或多個溯源產品之間的溯源過程,外部溯源是當溯源產品從一個貿易伙伴轉移到另一個貿易伙伴時產生的溯源過程。這項與國際產品溯源業務兼容的通用規范適用于我國各行業的產品溯源,是一項統一的、通用的規范性文件,主要內容包括產品溯源的術語、基本要求、溯源產品的標識、溯源數據、建立溯源業務流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