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我國零售業完全對外開放的2004年12月11日只剩下幾個月的時間里,英國零售巨頭Tesco巨資收購樂購50%股權的消息仍余音繞梁,香港和記黃埔旗下的主力零售業態百佳超市,日前便急不可耐地宣布鐵定走出華南,進行全國范圍內的大擴張,且今年將進入上海市場。一時間,盼著享受國民待遇的外資零售巨頭,在內地市場發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極速沖刺”。
重返上海洗刷當年折戟之痛
“今年,百佳將進入上海市場,同時南京、成都也有開店計劃。”百佳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馮硯祖對外表示。據透露,對于百佳的擴張計劃,百佳超市隸屬的總公司和記黃埔,給予了財政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值得注意的是,此前,2000年百佳超市曾全面退出上海市場。
“上海是個競爭激烈的城市,但仍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從某種意義上說,上海是中國市場的制高點。為此,百佳已進行了3年的市場調研。”該公司相關人士吐露出百佳對占據上海市場的重視程度,“公司方面計劃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引入全新概念的大型購物廣場。此前,我們已經在內地開設了百佳最大的購物廣場,其店鋪面積約1萬9千平方米。”
據了解,作為中國第一家外資零售企業、和記黃埔旗下的百佳超市,在1994年曾經第一次登陸上海,至1996年上海市場最興旺時,曾經擴展至20多家店面。但是由于經營、政策等種種因素,2000年初上海百佳將大多數門店以非常低廉的價格,轉讓給頂頂鮮公司,隨后“百佳超市”作為一個連鎖品牌正式退出上海市場。此番,百佳選擇超級市場的形態再次攻滬,前景如何?
業內認為,大賣場已成為上海零售業下一輪比拼的關鍵,而標準超市未來則趨于消亡,百聯集團已經確定零售業的拓展以大賣場為主,好又多、樂購等外資賣場也在急速尋址擴充網點,這些舉措無一例外地為了一個目的,即搶先擴大規模,以規模吸引供貨商,以成熟的供貨商隊伍和網點規模壓倒競爭對手。百佳進入這個競爭手法已經與國際最先進水平開始接軌的上海市場,勝算實在難估。
零售業擴張引爆商業地產?
滬上零售業競爭之激烈為業內公認。家樂福、歐尚等零售巨頭在滬零售市場上,幾乎已經形成銅墻鐵壁,甚至沃爾瑪依然還在上海市場門外苦苦徘徊,百佳如何破壁?
上海連鎖商業協會秘書長胡文章對此表示,“直到目前,協會方面還沒有和百佳超市有最新接觸。”上海市經委零售業管理處有關負責人也表示,目前還沒有與百佳方面有最新接觸。據悉,百佳方面的“底牌”是:“為加快中國內地市場的開拓,有合適的機會,不排除收購、兼并等方式。未來,上海百佳將采取合資公司模式,不會采取100%獨資的運作方式。”
滬上零售業的擴張熱潮,會推動已經處于高位運行的滬商業地產,出現“節節高”的走勢嗎?對此,香港司培思商業服務公司有關研究人員分析認為,“目前內地商業地產市場的火爆,更多的是商業地產銷售的火爆,而不是商業地產成功運作的火爆。即便上海,真正可以贏利的大型商業項目也是屈指可數,因此經營管理能力,是目前國內大型商業項目最為忽視的問題。最基本的標準,即提高每一平方米商業面積的賺錢能力,這才是商業地產成功的關鍵。”據悉,美國第三大零售巨頭普爾斯馬特在華快速擴張中,資金周轉出現斷裂問題,日前其長沙店、北京店、昆明店、天津店、武漢店等分店,幾乎陷入關門的嚴重危機中。